“每一次和爸爸妈妈视频结束后,我都不想挂断,甚至还想哭,怎么办?”扬州市公道小学三(3)班的宰诗妍带着哭腔,向视频连线的心理老师提问。小诗妍是一名留守儿童,父母均常年在外地工作,心理专家、扬州中学学生发展中心的谢晖老师为她带来了解答:“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做一个小约定,让和他们视频通话变成我们每日计划的一部分,这样在挂断时我们就不会感到失望,反而对明天更有期待。”
持续数月的新冠疫情给许多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影响,而对于原本就处于弱势的留守、流动儿童来说,疫情带来了更多生活变数与情感交流上的困境。近日,肯德基故事姐姐、心理专家及“声音大咖”坐镇“发现扬州”主题餐厅直播间,实时连线扬州公道小学的50余名小候鸟,一起展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情绪辅导课”,借助声音的力量呼吁大众为留守、流动儿童送去关爱与支持,共同关注“小候鸟”们的心理成长。
“小候鸟”生浩是二年级学生,在苏州打工的父母每年只有春节和“五一”假期会短暂回家。听完肯德基故事姐姐讲故事,他主动举手,表示爸爸妈妈很久都没有给他讲故事了,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。生浩在心理专家的开导下心情渐渐平静,对父母也多了一分理解,更有“老朋友”奇奇惊喜现身,给了他一个久久的拥抱。
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专家与孩子们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,为孩子们一一解答心中的疑惑,让这些“小候鸟”们打开心扉,感受温暖;专家更特别准备了一堂心理教育课《边界线》,教授小朋友们在社交生活中如何不侵犯对方的心理边界,以及守护住自己的心理边界。虽然不在同一个空间,但是通过直播互动,帮助他们通过多样形式感受声音的魅力,学会用声音表达心中的情感,从而助力实现心理能力的提升。
疫情发生以来,许多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乱,而对本就属于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来说,一些孩子的父母因疫情被隔离在外地,孩子们期盼多时的春节团聚也未能实现;学校不开放,有的孩子不得不独自在家学习网课,失去了与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,种种突发状况很有可能加剧留守儿童们情感交流上的困境。
在这场“情绪辅导课”活动开展之前,肯德基即联合扬州发布共同在线上征集优质声音,针对特殊时期“小候鸟”可能会遇到问题,呼吁大众留声共同关注留守、流动儿童的心理成长。征集活动也得到了市民的踊跃参与,目前,扬州发布已经收到了近千条语音留言。其中,有曾经的“小候鸟”用自己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理解父母,也有市民为“小候鸟”朗读图书选段,各界人士用“声音”为孩子们传递力量。
一位曾参加过小候鸟基金暑期活动的“小候鸟”,也从河北老家录制了一段自己的小故事,讲述疫情期间如何通过看书和画画来舒缓情绪,她也希望可以尽快开学和小伙伴们团聚。除了真实的“小候鸟”故事,在活动页面上,还能听到来自声音大咖、肯德基故事姐姐等的精彩分享。
据介绍,截至2019年底,肯德基已累计向小候鸟基金捐款超过1830万元人民币,主要用于优质童书捐赠、小候鸟关爱活动开展等。基金至今已捐出超过37万册图书,在全国29个省市设立了超过1800个小候鸟图书角,开展了超过500场小候鸟主题活动,累计惠及超过200万人次儿童。
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